睡眠紊乱护理、诊断及措施是什么
2022-01-12 02:12:34
陈秀杉

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科

睡眠紊乱的护理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、心理护理等;睡眠紊乱通常是一种睡眠障碍,一般可以通过睡眠时间不正常、睡眠中的异常行为等临床症状来诊断;其措施有药物治疗、其他治疗等。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护理
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对于改善睡眠紊乱有一定帮助,比如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,避免噪音过大,同时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8-22摄氏度之间,尽量不要开灯睡觉,睡前可以听柔美的音乐。此外,睡眠紊乱的患者常会出现烦躁、兴奋、焦虑、紧张不安等精神症状,患者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,使精神状态得到放松,可以改善睡眠紊乱的相关症状。
二、诊断
1.睡眠时间不正常:睡眠时间不正常一般分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,睡眠时间过长的患者常会出现睡眠十几个小时,睡醒后疲乏无力、头脑昏沉等症状,睡眠时间过短的患者常会出现整夜睡眠时间约小于五个小时的现象,常伴有入睡困难、浅睡等症状。
2.睡眠中的异常行为:睡眠紊乱的患者在睡眠中,常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,比如梦游、说梦话、睡眠中突然惊醒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等。
三、措施
1.药物治疗: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来进行治疗,比如艾司唑仑、咪达唑仑、劳拉西泮等,可以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、增加总睡眠时间,属于安全性、耐受性较好的安眠药;也可以按医嘱使用谷维素、安神补脑液、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来进行治疗,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2.其他治疗:睡眠紊乱的患者可以在睡前进行温水浴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疏通全身的经络,缓解疲劳,从而有助于睡眠,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比如瑜伽、慢跑等,或者睡前喝一杯热牛奶,均可以促进睡眠。
展开全部内容